如何判斷采煤機故障的具體位置?
來源: | 發布時間:2025-09-06 |
判斷采煤機故障具體位置需結合 “感官初判→儀器檢測→邏輯排查” 三步法,依托對設備結構、運行原理的熟悉,結合井下實操經驗,從 “現象” 倒推 “位置”。核心思路是:先通過感官(看、聽、摸、聞)鎖定故障所屬系統(機械 / 液壓 / 電氣),再用專業工具精準定位部件,最后通過排除法確認具體故障點。以下是分系統的詳細判斷方法:
無論哪個系統故障,首先通過 “四感法” 縮小范圍,避免盲目拆解:
看:觀察設備外觀及運行狀態
看泄漏:液壓系統漏油點(油缸、接頭、閥組)直接對應密封或油管問題;
看動作:搖臂不升降→鎖定調高液壓回路;行走打滑→聚焦行走部履帶 / 齒軌;
看顯示:電氣系統故障時,顯示屏會報故障代碼(如 “電機過流”“漏電跳閘”),直接指向對應部件;
看磨損:截齒崩刃、滾筒葉片變形→對應截割部載荷異常;電纜外皮破損→指向電纜故障。
聽:識別異常聲響(需結合正常運行聲音對比)
機械異響:齒輪箱 “咔嚓” 聲→齒輪打齒;軸承 “嗡嗡” 高頻聲→軸承磨損 / 缺油;電機 “沉悶” 聲→電機過載或掃膛;
液壓異響:液壓泵 “嘯叫”→泵內進空氣或磨損;閥組 “滋滋” 聲→閥芯卡阻;
無聲音:電機通電后無動靜→電機燒毀或控制回路斷路。
摸:用手背(避免燙傷)觸摸關鍵部件溫度(正常溫度≤60℃,電機軸承≤75℃)
聞:識別異味
機械故障多與 “轉動部件”(齒輪、軸承、滾筒)相關,需結合工具檢測和拆解驗證:
液壓故障根源多為 “壓力不足”“油路堵塞”“密封失效”,需用 壓力表 測壓,結合泄漏點判斷:
搖臂無法調高 / 自動下沉
若壓力正常但搖臂不動→油路堵塞(拆油管看是否有雜質)或換向閥卡阻;
若停機后搖臂自動下沉→調高油缸密封件損壞(拆油缸檢查密封圈)或單向閥失效。
壓力為 0→調高泵損壞(如齒輪泵齒輪磨損)、泵吸油口堵塞(濾油器堵);
壓力低于額定值(如額定 16MPa,實測 10MPa)→溢流閥調壓低、閥組內漏或油缸內漏;
步:測調高液壓系統壓力(在調高泵出口或油缸進油口接壓力表)
第二步:排查內漏點
液壓系統外漏
直接定位:漏油點在油缸活塞桿→活塞桿密封(防塵圈、Y 型圈)損壞;
漏油點在油管接頭→接頭松動(重新緊固)或密封圈老化;
漏油點在閥組結合面→閥組密封墊損壞或螺栓緊固不均。
電氣故障需用 萬用表(測通斷、電壓、電阻)、絕緣搖表(測電機 / 電纜絕緣)、鉗形電流表(測電機電流),按 “電源→控制回路→負載” 順序排查:
冷卻系統故障(電機 / 液壓油過熱)
潤滑系統故障(齒輪箱異響 / 磨損)
“分段排除法”:對長回路(如電纜、油路),從中間點斷開檢測,快速縮小故障范圍(如排查控制線時,先測中間接頭,判斷故障在前段還是后段);
“對比法”:與正常運行的采煤機對比參數(如液壓壓力、電機電流、聲音),差異處即為故障點(如同一工作面兩臺采煤機,一臺行走速度正常,另一臺慢,則慢的那臺行走部或液壓系統有問題);
“故障代碼優先”:現代采煤機的 PLC 顯示屏會報具體故障代碼(如 “E01 - 截割電機過流”“E05 - 調高油缸壓力不足”),直接對照說明書定位故障系統,減少排查時間;
“避免盲目拆解”:井下空間有限,優先通過感官和儀器檢測定位,再拆解關鍵部件(如先測液壓壓力,確認油缸內漏后再拆油缸,避免拆錯部件浪費時間)。
通過以上方法,可高效定位采煤機 90% 以上的常見故障,既減少停機時間,也避免因誤判導致的部件二次損壞。實際操作中,需結合設備型號(如電牽引、液壓牽引)的具體結構,靈活調整排查步驟。
上一篇:
采煤機常見故障有哪些? 下一篇:
沒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