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煤機常見故障有哪些?
來源: | 發布時間:2025-09-06 |
采煤機作為煤礦井下核心采掘設備,長期在高粉塵、高濕度、強振動的惡劣環境下運行,易因部件磨損、疲勞或操作不當引發故障。其常見故障可按 機械系統、液壓系統、電氣系統 三大核心模塊分類,具體如下:
機械系統直接承擔截割、行走、破碎等載荷,核心故障集中在 截割部 和 行走部,是影響采煤效率的主要因素。
液壓系統負責搖臂升降、滾筒調高,故障多與 油液清潔度 和 密封件狀態 相關,易導致動作失效。
搖臂調高故障
調高油缸密封件(密封圈、防塵圈)老化 / 損壞,導致內漏或外漏;
液壓泵磨損(如齒輪泵、柱塞泵),輸出壓力不足;
液壓閥卡阻(如溢流閥、換向閥),無法正常控壓或換向;
液壓油污染(混入粉塵、水分),堵塞油路或加劇部件磨損。
常見表現:搖臂無法升降、升降速度緩慢、自動下沉(停機后搖臂自行下降)。
核心原因:
液壓系統泄漏
電氣系統為采煤機提供動力和控制,故障可能直接導致設備停機,需重點關注安全性。
電機故障
負載過大(如截割硬巖、滾筒卡死),電機電流超過額定值;
井下濕度高,電機接線盒進水,導致絕緣電阻下降(低于 0.5MΩ);
電機軸承缺油或磨損,摩擦發熱引發線圈燒毀。
常見類型:截割電機、行走電機、泵站電機的 過載燒毀、絕緣損壞、軸承過熱。
原因:
控制回路故障
電纜故障
定期巡檢:每班檢查截齒磨損、油位、密封件狀態,每日檢測電機絕緣電阻、液壓系統壓力;
油液管理:液壓油、齒輪油需按型號加注(如液壓油用 46# 抗磨液壓油),定期過濾、更換(一般每 3-6 個月換一次);
規范操作:避免截割硬巖、滾筒 “啃底”“飄刀”,減少沖擊載荷;
備件儲備:提前儲備易損件(截齒、密封件、軸承、電纜接頭),縮短故障維修時間。
掌握上述故障類型和原因,可幫助維修人員快速定位問題,降低井下停機時長,保障采煤作業連續進行。
上一篇:
掘進機檢修方案及工藝詳解 下一篇:
如何判斷采煤機故障的具體位置?